家庭祭壇
基督教會除了小組、團契及崇拜等牧養的功能外,還包括個人和家庭,彼此連結成一個整體。如果通過家庭祭壇來強化孩子的靈性教育,不僅能夠彌補牧養系統的不足,且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遠超過在教會中的時間。若能充分發揮家庭祭壇的功能,可以達成以下的願景:
1.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家庭:通過讀經和禱告,家庭成員能夠更深入地認識神對家庭的心意。
2.在基督裡激勵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在真理中成長,成為敬畏神的人。
3.增進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幫助家人誠實面對自己的罪,並解決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
4.培育孩子成為基督的門徒:通過服事操練,提升孩子帶領聚會的自信和能力。
然而,鑑於過去教會推動家庭祭壇往往無法持續,並考慮到中、小型教會在推動家庭祭壇事工缺乏人力,建議每四個家庭(三個或五個家庭為例外)組成一個共學小組,並選任一位家長擔任小組長。小組長負責關注其他兩個家庭的執行狀況,每兩週或每月進行一次小組共學,討論家庭祭壇教材的內容,分享帶領經驗,並學習親子教養的新知。在此過程中,牧者或青少年輔導也可以擔任督導並給予小組長必要的協助。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少推動過程中的額外人力需求,還能提升家長的參與感和凝聚力,陪伴家長走得更長遠。
此外,共學小組每季第三個月舉辦一次家庭聯誼(聚餐),邀請各家青少年參加,凝聚四家成員的關係,並分享感恩見證,頒發父母和孩子當季的榮譽證書。
從質產生量的倍增策略
教會推動家停祭壇事工時,一開始可邀請四個家庭的青少年父母成立共學小組(三個或五個家庭為例外),即使一個家庭僅有夫妻一方參與也可以。建議在初期參與的家庭中,優先挑選積極熱情、關心孩子靈性教育、有較多時間的父母,從事第一季(第一階段)的家庭祭壇工作,並賦予這些家長「教練」的角色,以便在未來第二季時,透過成功的經驗幫助新加入的家庭。
換言之,在經歷一個季度後,將最初的四個家庭的共學小組的家長分開,每兩個家庭的「教練」(夫妻雙方或一方),再去陪伴另外兩個新參與的家庭,建立新的共學小組,並擔任小組長。舉例來說:最初從四個家庭(一個共學小組)開始,第二季即可增長至八個家庭。這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倍增過程,接著持續進行一年的共學。因此,只要找到四個家庭先開始家庭祭壇的運作,就能帶來改變了,如此教會即可以減少事工的負荷。
如果教會的家庭數不多,可採用「一般模式」,即第一季就邀請所有的家庭參加,每四個家庭成立一個共學家庭,並選立一位組長,持續進行一年的家庭祭壇。上述兩種方式都可行,但建議優先選擇「倍增模式」,即便家庭數較少,還是需要先有實踐經驗,有生命改變的故事,這樣邀請家長們參與就更有說服力。
創意與啟發性的教材
目前「華光協會」編寫了兩套一年52週的家庭祭壇材料。一套是針對小學四年級至高三的箴言書教材,另一套是針對小學三年級以下至學齡前的繪本閱讀教材。若家中有兩個孩子以上,建議優先使用符合較大孩子年齡的教材。聚會流程包含點燭、詩歌敬拜、闔家歡時刻、聖經閱讀、經文信息、反思分享、金句背誦、感恩分享與代禱、熄滅蠟燭等單元。透過這些精心設計的聚會內容,可以引發孩子的興趣,並引導他們將真理應用在生活中。
恩典時光家庭祭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