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陷入美國式怪圈

2013-12-03 23:35

環球時報 2013年4月28日

 
筆者前不久在南方一次國際研討會上,聽到一則当地的消息,反映出我們教育體系的缺失。当地有許多外企和合資企業,許多加工產品都出口到世界市場,并得到各國消費者的好評。但有种產品需要特殊的焊接技術,我們的工人總是做得不夠好。合資的德方企業說可以從德國引進這种技術工人,但這不符合中國引進人才的標准,因為這些高級技術工人雖然有一手絕技,卻沒有中國要求的文憑。
 
這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的人才標准太僵硬、缺少靈活性。把文憑当作衡量人才的唯一標准,是典型的本本主義表現。這可能影響到我們企業技術更新的能力。二是我們教育體系的缺失。自己搞了那么多年工業化,卻忽視了工業化最基本的東西——技術工人的培養。
 
聯想到前兩天看到一篇美國人寫的文章,比較美德之間的教育制度。文章稱。德國高中畢業生中有近半數進入技工學校學習,要經過3到5年的學徒學習,學會許多技術工人應掌握的技能。而美國只有0.3%的工人經過這种培訓。教育制度的差異決定了后來勞動力的发展方向。美國在搞“再工業化”,統計局認為有350万技術工人的崗位空缺,然而美國卻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工人。許多歐洲投資者表示,技術工人不足是他們決定不到美國投資的最主要原因。
 
美國高中畢業生中大多數都選擇進大學讀書,但有46%的人讀不完4年大學就輟學了。而大學畢業生中又有許多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只能委身于其他職業“暫時屈身”。美國15%的出租車司機有大學畢業文憑,而在上世紀70年代,這一比例只有1%。美國商店、超市25%的銷售人員有大學畢業文憑,而在上世紀70年代這一比例只有5%。在門房、修理工中也有5%的人有大學本科文憑。這种高學历、低技能的現象其實是一种教育資源的浪費。
 
回想中國這些年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各种學校不斷擴招,本科生、研究生的數量都不斷翻番。與此同時,卻出現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現象。据報道,今年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签約率不到3成。相對于大學生就業難,沿海省份的企業高薪聘請技術工人,也出現招不到合適人員的現象。這些情況的出現是否意味著中國教育也陷入美國式的怪圈呢?改革開放后,美國式的高等教育曾是我們熱衷的楷模。從“教育產業化”的口號中我們是否能看到美國教育的影子呢?
 
 我們曾否定過知識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后來對理論知識學習頂禮膜拜,對大學文憑趨之若鶩。大學自主招生后,擴大招生成了學校增加財源的主要動力。然而,只注重文憑而忽視能力培養,卻可能教育出許多“眼高手低”的人才。我們的經濟需要結構調整,企業需要技術升級換代,只靠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是無法完成這一過程的。在同樣的那次南方國際會議上,德方人員表示,德國專利技術中有70%屬于產業工人,他們對提高企業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做出了特殊貢獻。我們是否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呢?
 
(丁一凡/作者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